英國文學在上海:狄更斯、艾略特等英國大作傢手稿來上圖展出台中商標登記
夏洛蒂·勃朗特、D.H. 勞倫斯、珀西·比西·雪萊、T.S.艾略特、查爾斯·狄更斯,這五位傳奇作傢的草稿、信件和原稿要在上海展出瞭。3月15日至4月15日,由大英圖書館(英國國傢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覽在上海圖書館第二展廳舉辦。
該展覽是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項目“大英圖書館在中國:共享知識與文化”的一部分,展出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原稿、T.S.艾略特的《擅長裝扮的老貓經》詩歌草稿及討論貓行為的信件、D.H.勞倫斯討論小說《虹》及其出版禁令、珀西·比希·雪萊獻給拜倫勛爵的十四行詩草稿、查爾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的五頁原稿等文學珍寶。
手稿上有很多排字工人沾瞭油墨的指印,還有幾位工人的鉛筆簽名。《簡·愛》創作手稿謄寫本,第三冊,夏洛蒂·勃朗特作,1847年。大英圖書館藏:Add MS 43476, f 259r 圖片來源:? British Library Board
大英帶來五位作傢的多樣手稿,打開一個全新世界
在英方策展人亞歷珊德拉·奧特看來,沒有什麼比看到第一手原創手稿更令人興奮。無論是夏洛蒂·勃朗特一絲不茍的原稿,或是查爾斯·狄更斯匆忙而凌亂的草稿,他們都展現瞭作傢們截然不同的創作方式。
而一個筆畫、一點墨跡、一處簽名、一條折痕......一點一滴物理痕跡都讓手稿本身更具魅力。“作者如何創作、如何交付印刷?手稿如果被收藏、如何流傳?這些本身都是有趣的令人著迷的故事。”亞歷珊德拉向澎湃新聞記者感慨,“手稿帶領我們超越出版故事,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
她也透露,這次展覽對於夏洛蒂·勃朗特、D.H. 勞倫斯、珀西·比西·雪萊、T.S.艾略特和查爾斯·狄更斯這五位作傢的選擇不僅考慮瞭中國讀者的關註度,也體現瞭上海特色。“我們瞭解到上海圖書館藏有勞倫斯限量簽名版詩集,於是欣然選擇勞倫斯作為五位作傢之一,這也是希望能讓更多上海讀者產生共鳴。”
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介紹展覽是上海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首次深入合作。兩館為該展覽準備瞭一年多時間,相互學習,激揚智慧。“這次展覽建立在兩館長期館藏積累的基礎上,更建立在兩館對館藏資源的研究、整理基礎上。這次展覽充分展示瞭兩館作為研究型圖書館的能力和實力。”
大英圖書館首席運營官菲利普·斯彭斯表示大英圖書館的任務之一就是讓所有館藏資源得以傳播,惠及世界所有人。他希望參展的人們不僅感到身心愉悅,還備受啟發,“上海在歷史上是中英關系的重要門戶之一。這個新展覽將和上海觀眾分享我們五位偉大作傢的手稿,深化大英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之間的關系,並透過人員交流,以及在此類展覽的合作進程中分享知識,經驗和專業。”
在手稿研究方面,亞歷珊德拉表示大英圖書館鼓勵手稿研究,而且研究不局限於圖書館內部,還將藏品數字化公開,以此展開科研。中方策展人、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黃顯功表示手稿理論研究在中國還是非常薄弱,“我們希望得到英國對於手稿理論研究的經驗,這對於提高我們的理論研究水平大有益處。”
我國最早的英國小說譯作《談瀛小錄》(上海圖書館供圖)
中方藏品同時呈現,共展中英文化交流風貌
我國最早的小說譯作《談瀛小錄》(翻譯自英國作傢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夫遊記》)發表於1872年5月《申報》;中國近代首部長篇翻譯小說《昕夕閑談》發表於1873年1月《申報》館文學期刊《瀛寰瑣記》。這些“第一部”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也藏於上海圖書館。
中國近代首部長篇翻譯小說《昕夕閑談》(上海圖書館供圖)
1937年7月,蕭伯納在給上海戲劇傢黃佐臨的題詞手稿原件中曾熱情地說:“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上海圖書館供圖)
為瞭揭示中英文化交流風貌,“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詳細梳理瞭《簡·愛》等文學作品在中國、在上海的譯介過程,包括最早期出版的版本、不同名傢譯本。
同時,展覽展出瞭我國著名翻譯傢屠岸在滬翻譯中國首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時所用的原版書、狄更斯的私人藏書《中國第二次戰役紀行》(附藏書票)、勞倫斯限量簽名版詩集《三色紫羅蘭》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初版限量簽名版、《張元濟日記》手稿中關於我國著名翻譯傢林紓的英國小說譯作出版的相關記載等。
也是在這次展覽合作中,亞歷珊德拉發現原來英國文學在中國有這麼多翻譯及評論作品。“這點讓我備受啟發。”
屠岸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時所用的原版書(屠岸子女提供)
我國著名翻譯傢林紓用文言文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涉及小說作者達98個作傢,以英國作傢居首。1916年《張元濟日記》及夾箋上記載的林紓涉及英國作傢的譯作有巴克雷《玫瑰花》、威利孫《情窩》、倩伯司《詩人解頤語》、哈葛德《天女離魂記》等。(上海圖書館供圖)
黃顯功借用雪萊的一句“冬天來瞭,春天還會遠嗎”形容展覽籌備。“從中方來講,我們的展覽策劃以五位作傢為中心,展覽也圍繞這五位作傢在中國的作品傳播,呈現國人接納世界文學的過程。”
他表示,一個民族的強大來自自身文化建設,也源於吸收外來文化。“文學是精神審美的重要內容,文學翻譯的歷程反映瞭國人吸收西方文學的過程。翻譯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這次展覽中得以更深刻的展現。”
陳超說,文學作品的譯介是跨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傳播方式之一。“通過展覽,大傢不僅可以看到原作者,也可以看到中國譯介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雙向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源遠流長。”
黃顯功對於大英圖書館在版權方面的嚴謹感到欽佩。“最後這五個作傢的簽名手跡我們也要到瞭。”展覽期間,上圖還將舉辦“英國文學作品翻譯比賽”“英國文學作品朗誦”“英國文學專題講座”“英國文學作品閱讀專架”,上海文化名人“‘我與英國文學’寄語手跡征集”等一系列活動。黃顯功透露翻譯及朗誦比賽的獎狀上將印有這五個作傢的簽名手跡。
同時,大英圖書館也將邀請讀者前往“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覽欣賞文學巨匠的珍貴手稿,並參與大英圖書館即將舉辦的線上活動“穿越時空,回到英國文學的故鄉”,探索更多英國文學的故事。
新浪新聞台灣商標註冊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公眾號
更多猛料!台中註冊商標台中商標註冊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 Apr 21 Sat 2018 10:41
英國文學在上海:狄更斯、艾略特等英國大作傢手稿來上圖展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